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9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七版:专题
2025年09月16日

守护集体权益 助力乡村振兴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解读

阅读量:42

农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则是盘活集体资源、保障村民权益的关键载体。2025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正式施行,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规范运行、集体资产的保护以及村民合法权益的维护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一、什么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简单来说,是在农村土地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基础上,由本集体成员组成的,从事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为成员提供服务的合作性经济组织。比如我们高淳区各镇村的 “经济合作社”“股份经济合作社”,都属于这类组织。它既不是村委会,也不是企业,而是专门负责管理集体资产、分配集体收益、组织生产经营的“集体管家”。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至于立法目的,这部法律主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一是“定身份”,明确哪些人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避免因成员身份不清引发纠纷;二是“理资产”,规范集体土地、厂房、山林等资产的经营、处置流程,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三是“促发展”,通过明确组织的权利义务和运行规则,让集体经济组织更高效地参与乡村产业发展,让村民能实实在在分享集体收益。简单说,就是让“集体的东西”管得好、用得好,让“村民的利益”有保障、能增长。

 

三、具体从哪些方面规范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行?

 

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

一是组织架构。法律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必须设立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形成“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衡的机制。比如成员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像集体土地承包方案、重大资产处置(如变卖集体厂房)等事项,必须经成员大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才能通过,避免“少数人说了算”。这一规定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决策更加民主、科学,保障了广大成员的参与权和决策权。

二是资产管理制度。法律要求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资产(包括土地、房屋、现金、股权等)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并定期向成员公示资产变动和收益情况。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防止集体资产被侵占、挪用,确保资产安全。

三是收益分配规则。法律规定集体收益必须优先用于保障组织正常运转、发展生产,剩余部分按照成员享有的股份或份额进行分配,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截留、挪用。这一规则明确了收益分配的先后顺序和公平性原则,让村民的收益权得到切实保障。

 

四、哪些行为是合规的,哪些又可能涉嫌违规?

 

村民的合规行为主要集中在 “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上。比如积极参加成员大会,对集体事务行使表决权;按照规定使用集体资源;监督理事会、监事会的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等。

而常见的违规行为则需要特别注意,主要有三类:

一是侵占集体资产。比如村民王某私自占用集体的闲置厂房堆放杂物,甚至对外出租获利,这就侵犯了集体的财产权;

二是阻挠组织正常运作。比如某村要表决集体土地流转方案,村民李某因个人诉求未满足,故意煽动其他村民拒绝参会,导致成员大会无法召开,影响集体事务决策;

三是违规处置集体资源。比如个别村民未经成员大会同意,擅自将自家承包的集体土地转租给外村人搞非农建设,这违反了法律对集体土地用途的管制规定。

 

五、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和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注意点?

 

第一,多关注村里的公示信息,主动了解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等情况,这是行使权利的基础;第二,积极参与成员大会,集体事务需要大家共同决策,您的一票很重要;第三,遇到问题别着急,先通过法律规定的渠道理性维权,相信法律会保障大家的合法权益。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村民的参与和监督,只有大家都懂法、用法,才能让集体资产更安全,乡村发展更有活力。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