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4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04月25日

南京闽绣菌业:点“菌”成金 日产12吨绣球菌俏销全国

阅读量:45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东坝街道,一朵“小菌菇”正书写着现代农业大文章。当地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让珍稀绣球菌实现规模化生产,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致富花”。

近日,在位于东坝街道沛桥村的绣球菌生产基地,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厂房映入眼帘。眼下,绣球菌进入了采收期,经过装袋、接菌、培养、出菇、采摘等十几道工序,一朵朵长势喜人的绣球菌便被包装上市,销往全国各地。

绣球菌是世界珍稀名贵的药食两用食用菌,市场售价高,正是看中了绣球菌的市场前景,沛桥村成立高淳区沛桥蘑菇专业合作社,并于2016年引进南京闽绣菌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入驻。在项目落地初期,东坝街道成立工作专班,为企业在土地供给、设施配套、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全周期服务。2021年至2024年,在原有6000多平方米的菇房基础上,公司新建了3万多平方米智能化蘑菇生产厂房,持续扩大产能。

如今,闽绣菌业现有现代化种植厂房面积4万平方米,日产绣球菌鲜品12吨,年产达7000吨。2024年,公司年产值达8000余万元。公司总经理陈兰平介绍:“去年12月开始,我们的日产量较往年提高了7吨,目前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覆盖率达70%,与海底捞等知名餐饮企业和各大商超建立稳定合作。”

在政府“一企一策”精准扶持下,企业建立起从菌种研发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目前,闽绣菌业内设原材料库、打包间、鲜菇包装车间、产品冷藏库等。其中,培养室和化菇房500余间。

在化菇房内,现代化的培育生产模式让人眼前一亮,晶莹剔透的绣球菌从培养基里生长出来,宛如一朵朵盛开的白色绣球花,整齐地码在架子上,惹人喜爱。几名工人正熟练地将成熟的绣球菌采摘下来。据介绍,化菇房内安装了灯光、雾化、制冷、通风自动调节系统,实现菌菇房温光水气的精准控制。连日来,每天有8万袋绣球菌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 陈兰平说:“外地企业能在这里扎根发展,离不开高淳优越的营商环境和政府部门的服务。”

2025年,闽绣菌业将充分挖掘科研潜力,开发建设第六期厂房,拓展新的菌类开发,促进产品深度加工,探索保健美容及药用产品的研发进程,力争全年产值突破2亿元。

做强产业支撑,赋能乡村振兴,一朵朵“白白胖胖”的绣球菌,种出了致富新希望。绣球菌产业的壮大,按下了沛桥村产业发展的“快进键”。未来,我区将锚定做优品种、做深加工、做强品牌、做大基地的发展思路,着力强链补链延链,推动食用菌产业智能化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壮大,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马睿群 陶立齐)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