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淳人民医院:
仁心筑梦雪域高原
巍巍雪山见证医者仁心,千里援藏书写大爱情怀。2023年12月,高淳人民医院骨科医生张锋、消化内科医生胡远胜肩负使命,奔赴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年半的对口支援工作。期间,两位医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在专科内涵建设、医疗技术提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助力墨竹工卡县人民医院实现医疗服务能力跨越式发展。
鉴于其突出贡献,张锋、胡远胜获得中共拉萨市委员会、拉萨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援藏工作纪念证书,中共拉萨市委组织部、拉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联合表彰,墨竹工卡县卫生健康委员会授予“先进个人奖”,墨竹工卡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委员会评选为“优秀个人”。2025年7月1日,张锋、胡远胜所在的第17批南京援藏医疗队圆满完成既定工作任务,顺利返回南京,其援藏工作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践行“老西藏精神”的使命担当,展现了江苏医疗援藏工作的丰硕成果。
张锋:
优化骨科建设 全天候护航当地高效救治
左一为张峰
深耕专科建设,开创诊疗新篇
张锋到达西藏墨竹工卡县人民医院后担任骨科主任。在江苏省援藏前方指挥部及当地卫健部门支持下,张锋深入调研墨竹工卡县医疗现状,科学制定骨科发展规划,并完善当地骨科门急诊病区建设,制定了26项专科制度及应急预案,优化绩效分配与排班体系。同时,张锋还主持开展了3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当地多项技术空白。在张锋的带领下,帮扶期间骨科收治住院患者164例,累计带教查房370次、疑难病例讨论160次、专题讲座88场、带教手术90余例(其中包含三四级高难度手术66例、自治区首批4例机器人下全膝关节置换术),骨科门急诊量显著提升。
授人以渔,扎根高原医疗
张锋始终秉持“输血+造血”理念,建立24小时骨科工作群指导急诊救治,实现“零漏诊误诊”。他坚持手把手教学,通过“师带徒”模式培养本土骨干,使其独立掌握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等四级手术,真正实现技术扎根。同时,他助力引进拉萨区县首台QCT骨密度检测仪(价值80万元),为400余名群众提供精准筛查,并参与大骨节病筛查、骨质疏松义诊50余场,惠及群众超万人。
胡远胜:
搭建绿色通道 全方位铺就医护进阶之路
胡远胜
聚焦专科建设,填补技术空白
胡远胜到达西藏墨竹工卡县人民医院后担任内科主任。他结合当地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现状,全力推动消化内科建设。首先,他规范了专科诊疗流程,制定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及危急重症应急预案,建立消化内科—急诊绿色通道,实现快速精准救治。其次,他还参与了消化内镜中心改造,引进全新内镜设备,开展了当地首例无痛肠镜检查,填补了医院技术空白。援藏期间,胡远胜完成急诊会诊近300次、抢救危重症患者80余人次、开展胃肠镜检查50余例、业务培训50余场,消化内科门诊量、住院量同比提升45%和25%。
薪火相传,培育本土力量
援藏期间,胡远胜通过“理论+实践”全方位带教,显著提升当地医护团队能力。他通过“师带徒”计划培养2名技术骨干,助力科室成功创建拉萨市县级医院首个重点专科。他还系统培训反流性食管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等常见病诊疗技术,在全院推广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急救技能,助推当地医院高质量发展。从科室筹建到技术攻坚,从日常诊疗到下乡义诊,他用脚步丈量雪域,用仁心温暖高原。
从长江之滨到雪域高原,张锋、胡远胜以实际行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医者誓言,为墨竹工卡县群众铺就了一条“健康天路”。他们让优质医疗资源如格桑花般绽放在高原每个角落,为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高淳力量”。未来,高淳人民医院将继续携手雪域同胞,为健康中国建设谱写更多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