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版:综合新闻

2025年07月04日
划噻!划噻!
阅读量:36
刘列/摄
鼓点铿锵,桨影翻飞。6月30日,农历六月初六,一场激情酣畅的龙舟赛在淳溪街道薛贾片区火热开赛。来自临城、邢丰、荣复3个行政村的10条龙舟劈波斩浪,数百名群众沿河观赛,共同见证这场非遗文化盛事。
随着震天的鼓点响起,龙舟竞渡正式拉开帷幕。河面上,一支支龙舟队整齐列阵。鼓点“咚嘡、咚嘡”地砸在水面上,一声声高亢的“划噻”号子响彻云霄。船头像蛟龙般在浪花里起伏冲刺,你追我赶,谁也不甘落后。桨影、鼓声、号子、浪花交织,真是威风凛凛,蔚为壮观!
作为南京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六月六”龙舟赛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关于这一民俗活动的由来,当地流传着三种说法:一说避开端午农忙;二说源于汛期巡圩的传统;三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83岁的邢丰村村民邢华义说:“过去龙舟上常备木料桩子,遇险情时队员们就划船抢险,这种‘以赛代练’的方式体现了群众的智慧。”
今年的赛事亮点纷呈,除传统水上竞渡外,岸上的女子旱划龙舟表演也吸引众多目光。十几位统一着装的妇女以板凳为船、椅子为龙头,手持船桨模拟划行动作。“我们女子不习水性,就用这种方式参与祈福。”表演组织者杨玉兰说。
“六月六”的龙舟竞渡,是长江以南独特的文化风景。这翻飞的船桨,这震天的号子,远不止是一场竞赛。它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丰收的渴望,是农耕文明鲜活的印记,更是高淳人代代相传的精神图腾。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