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5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七版:专题
2025年05月27日

高淳水利发展回顾与启示(二)

阅读量:154

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从2014年3月起,我区先后实施水阳江下游近期防洪治理(高淳段)等重点工程5个,总投资15.45亿元。全线加固水阳江堤防长45公里,兴建改造配套建筑物14座。水阳江一线堤防防御洪水能力达到20~40年一遇标准。(主要工程项目见下表)。

 

 

 

 

四、存在问题

 

经多年建设,我区基本形成了以水阳江堤防、“两湖”堤防及水碧桥闸、杨家湾闸、茅东闸、蛇山抽水站等控制工程为主的防洪体系,城市排涝标准达20年一遇24小时设计暴雨涝水逐时排出,圩区排涝标准达20年一遇24小时设计暴雨涝水2日内排出,排涝模数达到每平方公里1.2m3/s,建成了相对完善的蓄、引、提、灌、排、挡工程网络体系。按照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要求,我区在防洪减灾、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及水文化建设等方面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在水安全上,水阳江干流防洪能力提升仍需推进;永丰圩堤防内侧房屋密集,遇高水位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高宣圩、胜利圩安徽段堤防标准偏低;全区境内泄洪山河缺乏系统性治理;遭遇暴雨时城区积淹点时常发生,给市民交通出行带来不便等。

在水资源上,我区地处水阳江下游,年平均降水量1190毫米左右,汛期过境水量丰富,且常见水多为患,利用率不高。

在水环境上,固城湖富营养化有进一步加剧趋势,湖区水生高等植物存在退化现象,水草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漆桥河、桠溪河等河道水质不稳定;城区部分河道周边雨污分流不到位,污水直排水体。

在水生态上,水产养殖尾水农业面源污染对周边河湖水质有一定影响,圩区水系仍存在水系连通不足,存在断头河、断头沟、河道淤积严重等问题。

在水文化上,我区依附在一些载体上的传统水文化印记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式微,一些古井、古桥、水巷、水埠等遗迹保护情况堪忧,璀璨文明的高淳水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结合度不高,水文化传承和灵秀之城打造还需进一步加大宣传,扩大影响。

 

五、建议与思考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紧紧围绕高淳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全面建设高淳现代水网体系,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要完善流域防洪体系建设。建议在流域治理框架下,完善水阳江流域防洪体系,推进实施水阳江干流右岸永丰圩堤防加固二期工程、水阳江干流(高淳境内)甘家拐至澄沟650米河段扩卡,协调安徽研究疏浚小蔡河,利于水阳江洪水下泄;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有计划推进山河综合治理;结合雨污分流工程措施,彻底解决城区小区及主干道易积淹水点问题。

二要合理调蓄水源,提高用水效率。杨家湾建闸、牛耳港封堵、水碧桥闸建成后,固城湖水位得到控制,为全区人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可靠保障。根据实际情况,建议每年选择适当时机对固城湖水体进行置换,必要时通过水碧桥泵站、蛇山抽水站引水入湖,通过茅东闸、杨家湾闸放水下泄,实现固城湖水体流动更新、水质活爽。为更好利用水阳江水资源,建议协调安徽加快推进长江芜湖闸、当涂口闸建设。

三要严控外源污染,实施综合治理。当前我区正在实施雨污分流升级改造工程,城区及沿河湖生产生活污水相当一部分直排河湖,尤其城区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经筑城圩排涝站排出,溧水和凤、宣州狸桥一些厂矿企业尾水及生活用水流入河湖,成为主要污染源。建议要统筹考虑、有序实施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加快镇村污水管网建设,充分发挥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功能作用。加大湖区环境监测力度,确保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完善相关用水危机应急预案,有计划实施湖内及沟汊生态清淤,做好增殖放流工作,加强水草藻类控制。

四要加快河湖水系连通,培育发展水生态产业。

建议之一:实施水系连通工程。圩区要按照“布局合理、蓄泄兼筹、循环畅流、引排得当、多源互补”的河湖连通体系,打通水系连通最后“一公里”,消除断头河、断头沟。城区要有计划实施城区河道与小区水系连通。如:推进中交荣域小区周边水系连通及水环境提升工作;实施濑渚洲公园、泮池公园、宝塔公园、武家嘴公园、海棠园、天河坝、大丰河等水系连通工程。通过区域水系连通工程实施,形成高效畅通的水循环体系,进一步改善城区水生态环境质量。

建议之二:大力培育发展水生态产业。目前全区螃蟹养殖面积达20多万亩,螃蟹产业成为全区重要的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但是,螃蟹养殖排出的尾水会对河湖水质造成一定影响,其他农业面源污染也造成水体氮磷量偏高。为此建议,一要积极推广螃蟹生态养殖模式,引导农户调整养殖结构,扩大螃蟹生态养殖面积,调减水系不畅、水源不佳的养殖面积。二要强化饵料、渔药等螃蟹养殖投入品的市场监管,从源头降低养殖尾水对河湖水体的污染。三要推广养殖尾水生态净化技术,通过微生物调节和栽种多样性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美化水景,固坡护岸,养殖尾水达标后才能排放。

建议之三:多策并举,综合实施农村河沟库塘清淤工程。经了解,目前圩区河沟、山丘区库塘普遍淤塞深度在0.5~1.0米。造成河沟库塘蓄水量大大减少,蓄水容积的减少直接导致易涝易旱易发频发,河沟库塘淤泥造成水质富营养化加重,对水产养殖、水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为此建议,一要区政府及区相关部门将河沟库塘清淤纳入相关项目积极向上申报立项,争取上级支持,同时区、镇(街)、村三级要加大对河沟库塘清淤工程的投入,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推进清淤工程的实施。二要将清淤工程与其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相结合,发挥清淤工程的综合效益。清淤工程要与水系连通相结合,在清淤的同时构建配套的排灌体系,确保水流畅通。要与堤防加固、农田道路修筑、林网建设相结合。利用清淤土方加固堤防、修筑农田道路。同时在农田道路旁植树造林,美化环境。三要加强对河沟库塘的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具体责任人,保障水质稳定达标。

 

(孔德华 陈玉明)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